重慶市大足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關于印發大足區6月自然災害趨勢分析的通知
重慶市大足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關于印發大足區6月自然災害趨勢分析的通知
?
各鎮街人民政府(辦事處),區防減救災委成員單位,有關單位:
6月已進入主汛期,為進一步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工作,提高防范措施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區防減救災辦會同相關部門和行業專家,在汛期(5-9月)趨勢基礎上滾動訂正,會商研判6月自然災害趨勢并提出了應對措施。現將《大足區6月自然災害趨勢分析》印發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謀劃落實相關工作。
?
?
?
(此頁無正文)
?
?
重慶市大足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
???????????????2025年6月4日
?
?
?
?
?
?
?
?
?
?
?
?
?
?
?
?
大足區6月自然災害趨勢分析
?
一、氣象預測
預計6月全區平均氣溫24.0~24.5℃,較常年同期24.0℃偏高0~0.5℃;降水量150.0~181.3mm,較常年同期182.8mm偏少1~2成。月內主要降雨天氣過程預測:1-2日,小雨;5-6日,小雨;12-14日,中到大雨,局地暴雨;17-19日,中到大雨,局地暴雨;29-30日,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二、自然災害趨勢分析
(一)洪旱災害。目前,我區水庫及其他水利工程蓄水量1.31億立方米,占應蓄水量(2.97億立方米)的44.11%,蓄水率低于50%。根據我區6月氣候趨勢預測,全區月降水量150.0~181.3mm,6月中下旬有3場強降雨天氣過程。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現不同程度漲水過程,需做好水情監測預警、24小時值班值守等工作,高度關注山洪災害危險區和防汛薄弱點。同時,加強旱情監測,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前儲備、科學調度水資源,做好蓄水保水工作。
(二)地質災害。6月已進入主汛期,降雨量偏多,雨水快速下滲降低巖土體內部摩擦力,易引發滑坡、泥石流、危巖崩塌等地質災害。洪水增多,河道沿岸消落帶水位落差大,反復陡降陡升,易引發河岸崩塌。暑假將至,市民外出旅游活動增多和游客流動及聚集頻繁,需重點關注交通沿線、旅游景區、網紅打卡點、在建工程、農村切坡建房工程及近年來已經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的周邊區域等發生地質災害,易增大人員傷亡風險。主要發生時段:6月中旬、下旬。中等風險區:北部、西部、西北部地區和巴岳山一帶,重點鎮街主要有寶頂鎮、中敖鎮、玉龍鎮、鐵山鎮、高升鎮、高坪鎮等。
(三)森林火災。根據我區天氣預測整體來看,6月大部地區氣溫偏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相對較高,加之非防火期,容易出現思想松懈,對森林防火工作出現重視度不夠,若存在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各項森林防火措施落實不到位,遇晴天上山游玩及農事用火仍有可能引發森林火災。
三、對策建議
(一)壓緊壓實各級責任。6月我區正式進入主汛期,各鎮街和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災害防治責任,緊盯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加強部門聯動,強化巡查排查、隱患治理、值班值守,隨時做好平急轉換準備。要強化極限思維、底線思維,抓實會商研判、預警叫應和避險轉移等各項重點環節,堅決杜絕因災傷人、亡人責任事件,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二)持續強化會商預警。6月主汛期強對流天氣多發頻發,要嚴格落實“1+7+N”和“三個一”機制,加強氣象、水利、林業、規劃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部門的協調溝通,加密組織會商研判,有序開展調度部署,適時啟動應急響應。強化預警響應措施,持續提升“一行業一措施、一鎮街一方案”的針對性、操作性和實效性,加強“自然災害防減救”數字應用、應急衛星叫應設施等多渠道實戰應用,確保有預警、有叫有應、有行動、有核實,形成工作閉環,確保關、停、撤、轉等措施落實到位。
(三)重點加強隱患排查。各鎮街和相關部門要充分吸取近期周邊地區山洪泥石流、滑坡造成人員傷亡的經驗教訓,緊盯雨前、雨中、雨后關鍵時段,對山洪災害危險區、病險水庫、高位山坪塘、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高風險區、人員密集區、避險安置區、臨水臨坡臨溝臨崖地帶、各類在建工程等開展排查巡查。針對天氣轉暖、人為用火增多等不利因素,結合森林火險形勢研判,嚴格落實巡護監管責任,節假日期間增設防火檢查站,增派巡護人員,延長巡山守卡時間。
(四)果斷做好避險轉移。要緊盯人口密集區以及災害易發重?點部位,一旦出現山洪地質災害和極端降雨等災險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堅決按照“四個寧可”和“三個緊急撤離”要求,及時果斷轉移臨災區域群眾,確保應轉盡轉、應轉早轉、應轉快轉,嚴格落實風險區管控,堅決避免人員回流。應急管理、交通運輸、公安交巡警等重點部門和單位要隨時保持應急狀態,做好救援救助準備工作,盡最大努力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兩手抓好汛旱統籌。今年以來,我區降雨量持續偏少,相關部門一方面要全面做好水情監測預警、緊急轉移避險等防汛工作,另一方面要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有效降雨天氣或徑流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制定應急供水方案,切實保障群眾生產生活用水。
(六)嚴格落實值班值守。各鎮街和相關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突發災險情,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按照應急值守信息報送及災害應對“七情”制度要求,第一時間上報重要信息。要提前做好應急隊伍、裝備物資等各項應急準備,確保在接到災情險情報告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高效開展處置。
網站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