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解讀】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大足區2025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 目標任務》的通知
《大足區2025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目標任務》
政策解讀
?
為方便社會公眾準確了解《大足區2025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目標任務》內容,現作如下解讀:
一、出臺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中國共產黨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以上重要論述,是我們進一步做好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2025年,我區將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滾動實施19件重點民生實事,不斷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工作機制,在增進民生福祉上不斷取得新成效,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
二、起草過程
2024年9月,區發展改革委牽頭向全區各單位、鎮街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征集民生實事項目建議。結合大足區2025年建設項目“三張清單”,梳理形成了重點民生實事候選項目12件。先后經區人大常委會第45次主任會、區政府第102次常務會、區人大第22次常委會、區委第144次常委會審議通過。1月15日,經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票決確定了10件重點民生實事。3月24日,結合《重慶市2025年重點民生實事工作目標任務》修改完善,并再次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形成《目標任務(送審稿)》,于4月16日經區第三屆人民政府第110次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
三、主要內容
2025年重點民生實事主要涉及教育、基礎設施、安居保障、生態環保、公共服務提升等領域,具體項目及年度工作任務如下:
1.大足田家炳中學校高中教學樓和體育館建設工程:新建教學樓及體育館9179平方米,解決大足田家炳中學教學用房和運動場館不足的問題。2025年完工投用。
2.大足中學高中實驗教學樓及運動場建設工程:總建筑面積3860平方米,其中:實驗樓2533平方米,報告廳1327平方米。改造翔宇樓、舊實驗樓、運動場以及設備設施購置,解決翔宇樓、舊實驗樓無衛生間,舊實驗樓單通道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田徑運動場破損嚴重的問題。2025年完工投用。
3.新(改)建“四好農村路”:新(改)建“四好農村路”100公里,涉及棠香街道、龍崗街道、龍水鎮等19個鎮街。2025年完工投用。
4.農村公路安防工程:實施臨崖臨坡農村公路村道安裝護欄100公里,涉及寶頂鎮、高坪鎮、季家鎮等14個鎮街,提升安全保障能力。2025年完工投用。
5.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改造老舊小區32個,涉及棠香街道、龍水鎮等7個鎮街。2025年8個小區完工,24個小區完成50%。???
6.鎮街污水處理廠設備更新項目:更新改造回龍鎮、國梁鎮、雍溪鎮等17個鎮污水處理廠,解決鄉鎮污水廠出水不穩定達標問題,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2025年完工投用。
7.污水管網維修改造工程:對雙橋經開區九曲河沿線干管、紅巖大道、府園街、龍灘子街道排水管網等進行整治,建設污水管8.4公里、雨水管道3.2公里、排水管網非開挖修復2公里、管道清淤1.5公里,解決路段污水收集問題,提升區域生態環境。2025年完工投用。
8.窟窿河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完成河段治理25.77公里,清淤疏浚14.19公里,新建護岸37.74公里、管護步道35.08公里,改建人行橋1座,新建人行橋1座,改建攔河堰1座,新建攔河堰4座。解決窟窿河流域河道淤積、岸坡不穩等問題。2025年完工投用。
9.瀨溪河支流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對高升河、麻楊大溝等5條河流進行生態修復治理,治理河道49.7 公里。有效減少COD、氨氮、總磷等入河污染物的排放量,改善瀨溪河流域水環境質量。2025年完工投用。
10.智鳳220kV輸變電工程:新建220千伏變電站1座,新建線路約68千米,新建桿塔182基,解決大足八柱變電站的重載問題,對大足行政區供電提供有效保障。2025年完工投用。
11.建設城市微型公園:建設3個口袋公園。2025年完工投用。
12.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開展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C等級培訓認證400名、心理健康專職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培訓4—6次,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實驗基地2所,為10萬余名學生開展1次心理健康測評。做好“童心相伴”困境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關愛服務項目的落地實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不少于62場次,服務對象4000人次以上。
13.殘疾人服務提升:新增殘疾人就業70人,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3戶、殘疾兒童康復救助300人次、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792人。
14.建設婦女兒童綜合服務體:開展1個“渝好空間”項目建設,惠及1.5萬名以上婦女兒童、7000戶家庭,為200名以上婦女提供創業就業幫助。
15.打造“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啟動1個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試點建設;建成公共文化新空間1個。
16.改善學校醫院周邊環境:開展“渝城護學”“渝城助醫”行動,提升我區5所學校(職教中心、雙塔中學、香國小學、城南小學、海棠幼兒園)1家醫院(中醫院)周邊環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質。
17.未成年人假期公益托管:開設寒、暑假期公益托管點位90個,開辦假期公益托管260期以上,提供托管看護、作業輔導、思想引領、興趣培育等服務,覆蓋未成年人5000人次以上,緩解子女看護難題。
18.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實施三驅水廠擴建,開展農村供水維修養護和建設萬古水廠應急供水管道。
????19.提升公眾急救能力:開展“關愛生命·救在身邊”行動,普及應急救護知識1萬人次以上,培訓救護師資15名以上,在區內主要公共場所布局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等救護設備5處以上,培育應急救護志愿者100人以上。
網站專欄


















